——探寻淮安市工艺美术厂的前世今生
1971年,根据对外交往形势发展需要,周恩来总理多次过问出口工艺美术品、出口画等工作。1972年9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先后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和农业展览馆举办。这次展览对恢复发展工艺美术创作,为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出口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中央大力开展工艺美术品方针指引下,江苏省委号召地方政府兴办工艺美术类企业,产品用于外销创汇。1973年6月,清江市工艺美术厂应运而生,在原城南公园对面的手工艺局成立并挂牌,隶属于清江市手工业局,企业为大集体性质,清江市委还成立了工艺美术领导小组,当时清江市分管工业的文荫贻副市长要求手工业局徐林森同志加快筹建工艺美术厂,并从油漆厂、木器厂抽调了靳定生、陈沪生、杨传武、高定君、周阿金、郑诚德等14名有专长的手工艺人外出参观学习。在传统的绒鸟、绢花、国画、装裱基础上,创办了立体摄影、彩色印刷等工艺门类,并先后组建了工艺美术服务部、刻字社、衡器社、广告装潢公司等相关生产部门,全市的工艺美术产品生产发展较快。
传统的工艺产品大都是创汇热销产品,厂里组织范正山、徐士富、王为名、王兆生、陆慧、杨建祥、刘建路、刘建美、陆蔷英、李玉珍等40多名丹青高手作为首批生产彩蛋的专业人员。每天工人们在抽空蛋液的蛋壳上手工绘制出各种花鸟鱼虫山水图案,张兴国、任汉民等木雕艺人制作红木外盒,将木盒底部铺上红色丝绸布,再将绘画好的彩蛋工艺品装入古色古香的玻璃木盒,显得高雅不凡。
苏州、扬州有着深厚的玉作生产技艺,并有一批技艺娴熟的技能人才,工艺美术厂先后请来了苏州、扬州的玉雕师傅周树德、诸文珠等大师,并配备了玉雕机40多台,组建了玉雕、漆器、装裱三大车间,在工艺美术产品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周师傅擅长做玉器瓶炉,诸老师擅长做玉雕人物,作品生动传神,在省内外颇有名气。在他们精心培养下,陆续涌现出赵玉龙、赵万龙、夏金官、卢洪源、董平、 孟清、朱文艳、朱璇、周丽莎等一大批玉雕技术人员。玉雕由原来一个车间发展成人件、瓶炉、杂件、小件、抛光等五个车间。1982年,适逢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上映,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一阵围棋热。制棋艺人章通制作的玉质中国围棋及围棋罐、玉雕车间的朱俊生改良设计制作的“立式中国象棋”,获评“省优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受到客户一致好评。
淮安的漆器技艺吸取各地经验,经髹饰、螺钿、推光后的漆器作品精致纤巧。大漆工艺技术人员有熊积如、崔必成、谢荣坤、刘其义等人,开纹骨石镶嵌等其他工序技艺人员有耿正清、张家琳、卜贤琴等。漆器产品主要以屏风、立柜等家具为主,产品由省外贸出口至日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