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里运河边循水而行,一路碧波荡漾,经过横跨于河道上的友谊桥,便来到了新安小学河西分校。该校校舍外观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校园内除了教室等设施,还有一座“耕读生活教育馆”。这也让琅琅的读书声中,夹杂着些许乡土文化气息。
说起新安小学,不能不提到大名鼎鼎的青少年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1929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了淮安河下古镇莲花街新安小学。1935年,新安小学第二任校长汪达之决定组建“新安旅行团”,带领学生们以修学旅行的方式,践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团结民众,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同年10月10日,“新安旅行团”第一批团员14人——年龄最大的不到20岁,最小的12岁,在汪达之的带领下,打着三角蓝色团旗,身着白衬衫和蓝色工装裤,携带各方捐助的50元和电影放映机,从淮安西门外古运河码头登上了南下的小轮船。
十七载革命岁月,五万里救亡征途,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份,为抗战胜利、全国解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高度赞扬,著名作家冰心称赞他们是“民族解放的小号手”。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安旅行团的团员们给毛泽东主席写信,汇报工作和学习情况。1946年5月20日,毛主席亲笔给新旅复信:“来信收到,极为感谢!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
时至今日,红色基因的种子,早已在历届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新安旅行团”的故事,依然散发出恒久不变的光彩。2021年4月,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五(8)中队的少先队员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校史和党史的收获体会,表达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决心。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学校是“新安旅行团”的母校,你们在信中表达了对学校红色历史的自豪之情,也说到了你们学习党史的收获。希望你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新安小学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和体悟耕读文化。
当下,城市里的孩子去农村的机会不多,也不认识农作物,“五谷不分”的现象并不鲜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虽能熟读这首唐诗,却对诗句表达的意思没有亲身体会,因此,意识不到农民的辛苦,更意识不到每一粒粮食的珍贵。如何才能补上这一课呢?这是新安小学教育工作者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每到新学期开学之际,该校都会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赴新安小学本部的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这已经成为惯例。新安小学河西分校建成后,他们萌生了再建一个“耕读生活教育馆”的想法,旨在让红色记忆与耕读文化交相辉映,既能让学生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又能促使他们养成“家国情怀、以耕为荣、尊重和敬畏自然”的品质。在淮安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民间收藏家毛剑的支持下,我市第一家校园“耕读生活教育馆”于今年年初正式开馆,展厅面积约1200平方米,现有藏品1000多件。
走进“耕读生活教育馆”,一股浓郁的耕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进门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句经典名句——“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馆内的墙壁上,悬挂着数百幅关于中国耕读文化的老照片;沿着墙边,摆放着一件件农具及相关生活用品的实物;馆内四根圆形立柱上,分别张贴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幅《耕作图》;南边的墙角处,还建有一座宁静温馨的“农家小院”,院门上有一副内容为“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这也让人一下子明白了建馆的意义。
墙上的前言介绍,仿佛为人们打开一扇通往耕读文化的大门。漫步馆中,人们能了解到许多农具的用途,能感受到农民日夜劳作的艰辛,能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能触摸到耕读文化悠久的历史脉络,能领略到耕读传家的精髓。除文字、图片介绍以外,实物展示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馆内实物展品很丰富,包括石碾、水车、连枷、风箱、铡刀、辘轳井、木推车、土灶台、茅屋等。听着毛剑娓娓道来,一个个耕读故事让人心驰神往。来到这里,成年人看到了过去的生活场景,得以重温旧日时光。对于学生来说,所有的一切都很新奇,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悄然激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油然而生。
这座“耕读生活教育馆”主题新颖、意蕴深刻。陪同我们参观的该校负责人说,平时,该校会定期组织师生前来馆里参观学习,聆听耕读故事,参与劳动实践,感受中国耕读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们明白了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学生们纷纷表示,要树立“勤耕立家、苦读荣身”的耕读理念,让耕读文化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