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黄海军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淮安记忆 >> 内容

淮安钞关的方志编修

时间:2024/8/19 16:31:03

大运河上的淮安钞关,是征收来往船只货物税收的重要关卡,直接由户部管理。明代初期,朝廷只收商税,不在运河设卡。明代洪武年间,朝廷发行“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后因宝钞滥发,贬值很快,百姓弃之不用。明宣宗宣德四年(1429年),朝廷以“钞法不行,设关收钞”为由,在南京至北京大运河沿线淮安等“客商辐辏处,设立钞关,收船料钞”,其直接目的是强制按照船只大小、路程远近收税,强行推广纸钞兑付,同时也起到“为国课而足国”(增加朝廷税收)的作用。因为是用纸钞兑付,故称钞关。又因朝廷收税被称为“榷税”,所以钞关也被称为榷关。

从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到 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年),淮安钞关曾数次被撤销或重置,其后长期设置,是大运河沿线常设的崇文门(北京)、河西务(天津)、临清、淮安、扬州、浒墅(苏州)、北新(杭州)等七关之一。到了清康熙九年(1670年),朝廷将户部所属淮安常盈仓的储粮和工部设在清江浦兼管收税和造船的抽分厂两大块业务也一并划给淮安钞关。清雍正五年(1727年)和七年(1729年),宿迁关和江海关庙湾口(在今阜宁)也划归淮关,故清代板闸的钞关关署被称为大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户部裁撤淮安榷关,淮关监督移交淮安府地方兼理。后来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党政府实施财政改革,实行货物就厂征收统税,取消各地关卡,淮安钞关才最终被撤销。

明、清、民国数百年间,淮安钞关的专志被多次续修、重修、补修。历任淮关监督先后修纂有《淮关志》《重修淮关志》《淮关统志》《续纂淮关统志》等多部关志。冒广生上承清末杜琳的《续纂淮关统志》,下述至1920年前后,编成一部《淮关小志》,让500多年的淮关发展演变史首尾记述相连。该书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淮安钞关史的第一手史料。

明嘉靖《淮关志》八卷,由淮关监督潘恕主持修纂,于明嘉靖初年(1538年以前)刊印。

另一部明嘉靖《淮关志》八卷,是在潘恕《淮关志》的基础上经淮关监督马麟草创、喻希学增损裁定、熊汝达润饰完成的,约刊印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以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八十四《史部四十·政书类存目二》收录了该志,但认为志中不叙钞关建置始末,滥载艺文作品。

明万历《重修淮关志》八卷,由淮关监督李爵主持编纂,接续明嘉靖《淮关志》内容,于明万历初年(1573年左右)刊印。

明万历《淮关小录》八卷,由淮关监督杜学大主持编纂,对明嘉靖《淮关志》和明万历《重修淮关志》作了增订补充,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刊印。

清康熙《淮关统志》十卷,由淮关监督杜琳主持修纂,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刊印。

清乾隆《重修淮关统志》十四卷,由淮关监督伊龄阿主持修纂,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刊印。该志内容扩展为图考、建置、川原、乡镇、关口、令甲、则例、榷使、公署、经费、文告、古迹、人物、艺文等门类,比较全面地展现了钞关相关人文历史。

清嘉庆《淮关统志》十四卷,由淮关监督李如枚、元成先后主持修纂,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刊印。

清光绪《续纂淮关统志》十四卷首一卷,由淮关监督征麟、文绅增补修纂,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刊印。该志卷目有图考、纶音、建置、川原、乡镇、关口、令甲、则例、题名、公署、经费、文告、古迹、人物、艺文等门类,在前面志书递修的基础上接续内容,动态而完整地记录了清代淮关的发展历程。

《淮关小志》不分卷,由民国年间淮关监督冒广生个人纂辑。冒广生(1873年—1959年),字鹤亭,号疚斋,江苏如皋人,为明清之际大文人冒辟疆后裔,民国时历任农商部全国经济调查会会长、江浙等地海关监督、中山大学教授、南京国史馆纂修,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上海市文管会特约顾问,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该志采用条目式编纂方法,一条一目,一条一事,多引诗文证史,旁述板闸镇发展沿革和钞关相关人物、列女、祠墓、题名、公署、艺文等,对清末民国之际一些秘史多有记载,如革命党人徐锡麟胞弟徐锡麒任淮关监督时图谋反袁等佚史,填补了淮安地方史研究的空白。

作者:罗志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版权所有
  • 淮安经济网(www.intha.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淮安经济网信息热线:1930160103@qq.com
  • 苏ICP备:050248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