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区老西门大街寻访古迹时,有位八十多的葛姓老人在向我讲述老西门大街、庆成门、文渠、松寿中药号等古建筑时,还向我叙述了《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曾在老西门大街东南侧南市桥旁开过烟店的趣事。
刘鹗的父亲去世后,刘家由刘鹗的长兄刘渭清主持家计,长兄催促他干实事,去挣钱。于是,刘鹗把开店的想法告诉母亲、大哥和妻子,他们都很支持。为确定开什么店、在哪个街巷开店,兄弟俩从城西北隅勺湖之滨东南侧高公桥西街刘宅,步行到南市桥。这地段是西门大街东头,接通南往北的西长街,每天车来人往,商业发达。
兄弟俩边走边看,当走到西门大街与草桥街十字路口时,碰到他们父亲的一位生前好友,在此路口西南开烟馆。老人见他们兄弟俩边逛边看,便问他们在街上转悠什么。刘鹗的哥哥和老人交谈了其父病故后家庭及弟弟刘鹗的情况。为便于细谈,老人让他们兄弟俩随他进他的烟馆账房,让他们兄弟二人坐下,并让伙计给他们每人泡了杯茶。
刘鹗的父亲刘成忠1877年卜居淮安后,在和这个朋友交往闲谈中,多次聊到小儿子刘鹗“性情脱略,不尚规矩,又不肯猎取功名”,因而老人对刘鹗情况略知一二。今见刘鹗跟着兄长出来找店面开店,很愿帮衬帮衬。老人根据此地段和自己经营几十年烟馆的综合情况,对刘鹗讲:“我家在南市桥北有间楼上下门朝东的门面,正闲着,你可去那儿开个烟店,卖烟类产品,此时吸烟、闻烟流行。烟草渠道、市面等我都熟,帮你介绍介绍。”刘鹗听后很是高兴,说和大哥回家后,再和家人商议商议。
经过一番紧张筹备,刘鹗自择吉日开张,“八达巴菰”店名也是他自己取的。“八达”是店面四面有八个窗子,“巴菰”是烟草之意。用了两个和他一起在社会上玩的好友。楼上做库房,楼下是门面。其盒烟有仙女牌、老刀牌、日月潭、哈德门等二十多个品种;烟叶有关东的、云南的、山东的;烟鼻壶有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还有各种旱烟斗、烟枪、烟袋、烟杆等。
那个时候,吸卷烟、抽旱烟、闻鼻烟壶比较流行,再加之淮安府城官多、地主多、富人多,人流量大,“八达巴菰”店面位置好,开门之初,刘鹗十分投入,店里生意火红。
然而,开张三四个月以后,刘鹗就把店里一切经营交给了他两个朋友,自己有时在楼上读辞章、治河、乐律等书,有时下楼跑到隔壁松寿中药号和坐堂中医探讨中医中药。店里没钱,刘鹗就向兄长要钱。三番五次要钱后,兄长刘渭清觉得不对劲,就到店里盘账,发现从家里拿的一大笔钱都没了。问刘鹗,他也说不出一二。
家人见刘鹗心思和精力都没有放在开店上,劝他不要再开烟店了。刘鹗也不想开店,就顺势把开张不到一年的“八达巴菰”店关了。自己又跑到扬州,寄居在嫁给卞姓的姑母家中,挂牌行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