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一句描写桂花的诗词,深得我的赞同与喜爱。
儿时在农村,并没见过桂花树,认识它是从桂花糕开始的。记得刚上小学的那年春节,母亲带我去姨娘家走亲戚,吃饭时比平时多出一道特别的“菜”,非常精致地放于盘子中间,洁白如玉,缀以小小的黄色花瓣,漂亮极了。姨娘见我好奇地盯着,微笑着给我夹了两小块,说这叫桂花糕,是远在上海的大伯托人捎来的,表面那些星星点点的淡黄色小花,叫桂花。之后,姨娘才一一给其他几个哥哥弟弟每人夹了一小块。
我一边乖巧地点头,一边小口小口地品尝着这稀罕的食物,香气四溢,软糯香甜,叫人舍不得下咽。我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从此便记住了桂花糕这一人间美味。
直到走上工作岗位,来到我所在的这座小城。一天晚上和室友在单位小花园里散步,于林间小径慢慢前行,渐渐地有一股股越来越浓的花香扑鼻而来。我情不自禁夸张地深深吸上几口,家住市区的室友见状大笑,告诉我这是桂花,每年只有到了秋天才开。
这就是桂花?闻听此言,迅即勾起十几年前的记忆,令我无比激动。我俩循着香气找寻,果然看到一株高大葳蕤的桂花树,蓬蓬勃勃,郁郁葱葱。走近细看,一簇簇可爱的淡黄色小花,非常亲密地聚拢着,挨挨挤挤于枝叶间。踮起脚尖,凑近一闻,哇,芳香馥郁,浓烈醉人,不敢深吸。顷刻间令我想起《红楼梦》中的一个人名:花袭人。是的,花香袭人,此情此景,再贴切不过。
次年,母亲因生病到淮安来治疗,出院后到我单位小住调养。时值中秋到来之际,我满怀自豪地带她去欣赏那株美丽的桂花树。母亲开心得像孩子一般,轻轻地抚摸着那些小花朵,再靠近去嗅一嗅,啧啧称奇。我笑着提起当年桂花糕的事,母亲听罢忽然兴奋地说:“我可以做给你们吃呀!”
室友们也很高兴,趁着夜色悄悄采来一小捧半开的桂花,晒干,再买来糯米粉、酒酿等食材。宿舍没有煤气,只有电炉、小钢锅,母亲因陋就简,用盘子替代蒸笼,也没有“小红书”可学,全凭自己摸索。连续尝试了三天,心灵手巧的她终于做成功了。那长相,那口感,那味道,和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我与几位室友美美地享用了一阵子。
几年后,我调到另一家单位,发现大院里也有两株漂亮的桂花树,线条柔美,端正优雅,苍翠碧绿。居住的小区里则更多些,我经常走过的路边就有六株,尽管不算高大。一到中秋国庆时节,那醉人的花香令人神清气爽、通体舒泰,不由得虔诚地感恩造物主,为这个世界增添了如此这般的无限美好。
桂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早在2500多年前便有此花的记载。自古就有“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说法,古人也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喻吉祥之意。桂花除了可以观赏,还有很强的食用价值,桂花酒、桂花茶、桂花酱等尤其适用于女士,堪称爱美人士的佳品。
历代描绘吟咏桂花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屈原的《九歌》、司马相如《上林赋》、李白的《咏桂》、梅尧臣《临轩桂》、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等等,为灿若星河的诗词歌赋再添无数芬芳隽永的篇章。而最为我欣赏和感动的,还是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诗句。
第一首是:“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李清照年轻时的作品,当时得到众人极高的评价,称“冠盖前朝,甚至横压古今”。流传下来的还有两首木犀词,之所以称为木犀,是因为她时在南宋,李清照也属于北宋亡国逃到南方的那群人。第二首是:“揉破黄金万点轻……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写下这些诗句时的李清照已经40多岁了,北宋亡国,自己带着大批古董在战火中逃难至南方。第三首是:“病起萧萧两鬓华……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此时,李清照回乡之梦因丈夫离世及生活艰辛而破灭,但支撑她的那份自信和傲骨,要让她活下去,要像月宫里的那棵桂树,馨香永存。
是啊,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时常为诗人的颠沛流离而伤感,倘若出生于当今国富民强的时代,该有多好。而我敬爱的母亲福分也很浅,在那次做桂花糕的第二年就与世长辞了,令我悲痛欲绝……
明月当空,佳节又至。母亲当年看着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她亲手做的桂花糕,脸上荡漾起那份满足的笑容,再次浮现于我眼前,仿佛就发生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