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序岁始,大地回春。人们把偏爱给予了美好的春天,把诸多美好的词汇都给了春天并赋予了万般情思,也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咏春、惜春、赞春的美好诗篇。淮安地处江淮大地,水泽丰茂,四季分明,每当春天的脚步踏足这里,总会让淮安大地明艳妩媚起来。又是一年春好处,古代帝王、文人墨客们,不经意间就邂逅了淮安诗意的春天,用他们的如椽巨笔,将淮安之春勾勒在诗词韵律之中,在千年时空中让后人无限温存。
经漂母墓 唐·刘长卿
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
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
渚苹行客荐,山木杜鹃愁。
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淮安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冬去春来,芳草萋萋之中掩映着的累累古墓,让到访者无不感怀。刘长卿在春日途经著名的漂母墓,回忆起《史记》中漂母遗饭馈赠贫寒时的韩信,韩信封侯归乡回报漂母千金的那段历史。眼前茫茫春色掩映下的漂母古墓,淮水依旧东流,岁月已历千秋。
淮阴行五首(并引) 刘禹锡
古有《长干行》,言三江之事悉矣。余尝阻风淮阴,作《淮阴行》,以裨乐府
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
好日起樯竿,乌飞惊五两。
今日转船头,金乌指西北。
烟波与春草,千里同一色。
船头大铜镮,摩挲光阵阵。
早早使风来,沙头一眼认。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隔浦望行船,头昂尾幰幰。
无奈晚来时,清淮春浪软。
唐代诗人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与淮安有不解之缘,太和六年(832)由郎官出任苏州刺史,因风浪被阻淮阴。正值初春,古淮阴草木竞发的生机令诗人触景生情,遂模仿南朝乐府诗《长干行》自创《淮阴行》五首。第一首总写淮阴的街市风光和商船起航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下面三首分别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来写送别者的情态和内心活动。最后一首写船行以后,送别者久久伫立岸边时的内心感受。宋代文豪黄庭坚称赞刘禹锡这首组诗:“《淮阴行》情调殊丽,语气尤稳切。白乐天、元微之为之,皆不入此律也。”
淮阴阻雨 北宋·张耒
樯竿日日春风转,渺渺孤舟数家县。朝来雨暗隔淮村,白浪卷沙吹断岸。
渡头杨柳湿青青,桥下涓涓野水生。满尺白鱼初受钓,断行归雁故能鸣。
平生行止任迟速,篷底欠伸朝睡足。从来江海有前约,老去尘埃无可欲。
晓天暖日生波光,桃杏家家半出墙。春日春波好相待,短帆轻橹可须忙。
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是楚州淮阴县人,地地道道的淮安文豪,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性人物。在家乡,张耒创作了大量诗歌,如《淮阴道中》《过临淮》《淮阴阻雨》《淮上夜风》等,将北宋淮安的春花秋月、淡淡流年呈现给大家。在这首《淮阴阻雨》中,张耒描写了渡头、孤舟、朝雨、白浪、杨柳、白鱼、归雁、桃杏、短帆等各种春天意向,将古代淮安的春景描摹得饱满艳丽。
清江浦 乾隆皇帝
春江凤舸驻沙滨,南国风情领略新。白鹤紫霄皆福地,枚皋赵嘏两词人。
韶光喜不藏堤树,绿意看将漾沚萍。迩日写怀多韵语,得无民事闲咨询。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往返必经淮安。惠济祠有乾隆行宫,平桥镇等地也曾有他的行营,里运河多处码头均留下他的足迹。皇上巡视淮安,游历运河,吟诗作赋,好不风流快活,淮安清江浦美景,足以让初见南方春色的乾隆爷诗兴大发。在前后四次南巡中,乾隆爷作有同题为《清江浦》的七律,汇成组诗,对于清淮风情,描绘得有声有色。
淮上有怀 清·姚鼐
吴钩结客佩秋霜,临别燕郊各尽觞。草色独随孤棹远,淮阴春尽水茫茫。
姚鼐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也是乾嘉时期一流的学者。春末夏初,姚鼐顺着大运河北上,在淮安与一位具有豪侠之风的朋友宴饮,依依惜别之际,姚鼐赋诗感怀,赠予友人。姚鼐放眼望去,只有茫茫运河两岸草色与孤舟一起通向远方,刚劲豪迈的心境也跌落到离别后的空旷与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