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杨义春的退休生活
撰写诗歌散文、研究地方文史、参与志愿活动……这是退休老人杨义春的日常。退休三十多年来,他积极发挥余热,实现人生价值,把生活过得充实而精彩。他满头白发,却坚守在文学、教育和公益的第一线。“我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罢了。”杨义春淡淡笑道。
倾情文史 耕耘文字田地
“守祖宗清白二字,教子孙耕读两行。”在杨义春家中,一副对联挂在客厅正中,十分引人注目。杨义春告诉记者,这是祖宗留下的一条家训,意思是做人做事要清清白白,教育后代农耕之余还要致力学问。他6岁读书认字,便是从父亲教他认读这条家训开始的。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可以说造就了我们一生的立足之本。”杨义春说,家训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下了根,成了他修身齐家之宝。每次看到这副对联,他都会不自觉地想起父母教育他好好读书的话语。
“活到老,学到老。”杨义春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他曾做过教师,后又从事文史相关工作,书本在他的生活中从未缺席。他嗜书如命,即使在条件最为艰苦的时候,也从未放弃读书,以实际行动不断践行父母的教诲。
退休后,杨义春发挥余热,开始了他新的“事业”。他钟情文史,从自己最擅长的编书方面入手,花费数年编成了《无产阶级革命家议事选编》和《历史上的今天》两本书,并以这两本书为教材,走进机关、学校、企业,为累计2万多人作了几十场主题报告。同时,他热衷读诗、写诗,常常通过写诗的方式歌颂祖国、记录生活、抒发感想。他为自己取笔名为“耕夫”,书斋名为“稼穑斋”,时时勉励自己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我一直在与文学打交道,这也让我收获颇多。”杨义春说。
钟爱方言 研究不遗余力
2005年,一本三十余万字的《淮安方言与普通话》成功出版,该书对淮安方言语法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受到淮安文史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许多高校教授和语言工作者的高度评价。该书的作者正是杨义春。
1956年,杨义春在当时的苏北师专(扬州大学前身)中文系教现代汉语和方言调查的课程。“当时国务院通知要求在全国开展方言普查工作,淮阴地区的方言普查任务分配给了我。”他说。从这一年的寒假开始,杨义春带领一批学生对淮阴地区开展了方言调查。1960年,杨义春写成了《淮阴人学习普通话手册》一书,为当时的“推普”工作发挥了很大作用。
1993年,杨义春退休了,他偶然翻到自己过去方言调查的材料,深感当时的内容简略,对淮安方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不足,于是他决定重新整理,加以调查扩充。他常常带着一个小本,行走于淮安古街,收集整理资料,笔记本上写满了他调查的方言词汇,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这本研究本土方言的作品终于写成出版,为淮安市民学习普通话提供了便利。该书在淮安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二等奖,在江苏省第九届社会科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三等奖。
热心公益 乐于无私奉献
写作、编书,杨义春的退休生活充实而有趣,然而,热心的他还为自己增加了一些额外的“任务”——做公益。退休以来,他坚持十几年铲除小广告,做城市环保卫士,同时,他慷慨解囊,自掏腰包为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提供帮助。
2003年,杨义春一家搬进了城中社区(原人民社区)。有一次,杨义春发现小区新刷完的墙面被人贴了许多小广告,十分难看,这让他感到气愤,决心和小广告斗争到底。每天清晨,他都会在社区巡视,发现小广告,便立刻铲除。“后来,不少社区党员开始跟我一起铲除小广告,有时还有学生自发参与进来,小区楼道干净了不少。”杨义春笑着说。
在城中社区,杨义春充分利用社区道德讲堂,免费为社区青少年进行法治宣传和历史讲解,并向社区青少年之家捐赠图书近200册。为了鼓励社区青少年学习文化,杨义春组织社区中小学生开展征文竞赛,还将自己曾经获得的奖金拿出来发给获奖学生。2005年,他编写的图书出版,1000元奖金当即被他送给市关工委,用于资助白马湖中学特困生沈长艳。2008年汶川地震,杨义春捐款400元。2018年,杨义春获评“新时代淮安好人”,颁奖会上,他得知同为“新时代淮安好人”的陈专兰生活困难,便将自己的奖金1000元转赠给陈专兰。
杨义春的善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省、市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其事迹。2016年,他获评“淮安好人”,2019年1月,他被评为“江苏好人”,同年2月,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中,杨义春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