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小区建设能否兼顾‘硬件’和‘软件’”“希望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常态化走进企业、商会开展普法活动”……4月3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见面会在清江浦区一站式调解中心举行。活动现场,市“法治观察员”针对各自在法治观察工作中发现的难点堵点问题,向在场的市委依法治市办、清江浦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此次见面会是我市率先全省构建法治观察工作网络举办的第二场线下活动。今年以来,为持续提升法治淮安建设水平,加大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力度,我市立足本地实际,创新探索推出系列举措,全方位织密法治观察工作网络,全面查找在简化政府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细化公共法律服务、强化领导干部尊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助力基层依法治理补短板、强弱项。
聘“观察员”,装“千里眼”。实践探索中,我市从企业家、群众、机关干部等群体中选聘30名代表担任市级“法治观察员”,颁发聘书,聘期两年。“法治观察员”通过参加每季度一次的市级法治观察员集中活动,围绕淮安法治建设重点任务、重要项目、民声民意提出观察意见和法治工作建议,为法治淮安建设出谋划策。
建“观测点”,设“流动哨”。具体操作上,我市在每个镇街设立1个法治“观测点”,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中心、立法联系点等,深入基层群众,了解基层执法、司法、普法的真实情况,掌握基层法治建设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绘“动察线”,啃“硬骨头”。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市委依法治市办在市县两级政府工作部门绘制法治督察“动察线”,围绕在执法、司法过程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现象,有计划、分批次开展个案、类案等动态督察,推动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建设。
造“汇客厅”,画“同心圆”。为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我市在各县区打造法治集聚“汇客厅”,使其成为融协调统抓、立法参与、执法监督、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矛盾化解于一体的集聚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集中展示各地法治形象、优势资源、特色工作,及时了解对“法治观察员”的意见、建议落实及反馈情况,实现法治建设有站点、有看点、有流量、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