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黄海军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内容

市领导到涟水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时间:2022/11/28 15:35:15

 按照省、市委部署安排,11月26日下午,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副书记、市长史志军到涟水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他强调,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三个全面”重要指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统一部署,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

史志军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从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和主要成果,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等方面,结合自身实践和学习体会,密切联系淮安实际,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系统阐释和深入解读。

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涟水经济社会发展,史志军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更加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忠诚核心、信赖核心、紧跟核心、维护核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紧跟习近平总书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二要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加快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省委作出的“淮安正处在‘重塑’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市委提出的“153”发展战略,以更高站位、更高质量谋划推动各项工作,扛牢“申创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县”光荣使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安精彩篇章贡献涟水力量。三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深刻领会“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大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四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涟水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经济体量是城市能级的核心指标。余治平建议淮安瞄准一些产业,加快把经济体量拉上去。一是电子信息产业。这个产业跨越地理位置障碍的能力很强,在许多中西部城市都有很好的发展,在淮安也一定行。二是数字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相比,数字产业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广,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吸附力和跨越时空的能力。三是农业产业。农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淮安是农业大市,但要跳出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以跨行业、跨学科思维谋划生物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

在余治平眼中,另一个影响城市能级的重要变量就是大学。他说,大学与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大学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对城市的影响是多少个项目都比不上的。淮安现有本科院校的数量仅仅是基本面,要把大学当成城市名片来经营,努力将现有本科院校发展成上水平的大学,同时尽早推动淮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升格为大学。

特色文化:仍待深入开掘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城市就没有活力、魅力,更不用谈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人文学者,余治平对淮安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思考,更多是从文化层面来展开的。他说,淮安文化资源之丰富,放眼全国也不可多得。他的一些朋友到淮安后,惊叹淮安俯拾皆是文化,相比之下,一些城市还在挖空心思“包装”文化。

余治平兼修康德哲学和儒家思想,对董仲舒研究用力尤深,对秦汉文化谙熟于心。在他看来,秦时置淮阴县,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都是淮安人,韩侯钓台、漂母墓、胯下桥等遗存丰富,淮安汉文化资源如此丰富,足以打造出又一个城市品牌。由此生发开去,除了持久打造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的城市名片外,还应更加深入地对文化资源进行开掘,使淮安丰厚的文化蕴藏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让文化名城的名片响亮起来。比如,可以放大韩信的文化影响力,举办军事主题高端论坛,或者依托吴承恩等文学大家举办国际性的文学论坛。“通过举办论坛,把城市文化做出知名度,效果比招商引资还要显著。”他希望淮安能够像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博鳌亚洲论坛那样,因独特的文化创意扩大城市影响。

余治平的文化概念中,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化符号是文化,老家的村社生活方式也是文化。洪武赶散造就了余治平所在的余庄,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他的心中,余庄的人、土地、房屋、水乃至草木都是一体的,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空间、文化空间。他痛惜城镇化进程中“村落的终结”,也目睹余庄“空心化”的演变。为此,他努力奔走,终于将余庄留了下来。他说,想回老家建一幢江淮民居,如果庄上的人都这么建,完全可以形成农文旅融合的民宿群落,吸引长三角地区人们到村里休闲、养老,让自然生态、村落文化实现新的价值。

人的文章:做强关键支撑

余治平对老家发展民俗群落的畅想,凸显出他对做足“人”的文章的敏感。淮安要在对接融入长三角中心区中实现更好发展,必须留住人、吸引人、培养人,让更多长三角市民到淮安休闲、养老就是吸引人的一种方式。

余治平与在沪淮安籍人士交往颇多,这些人分布在上海党政工农商学兵各个领域,是淮安发展迫切需要用好的资源。余治平老家洪泽区的做法是邀请一些企业家、学者回乡做第一书记。这些人能给家乡带来资金、人脉和致富好点子,而且他们都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效力。他建议淮安重视乡贤和乡贤文化建设,建立更有效机制,在乡贤与家乡之间牵线搭桥,推动更多在外乡贤以各种形式回馈家乡、建设家乡。

除了在南京求学四年、在北京做博士后两年多的时间外,其余时间余治平都在淮安、上海度过,除了家乡,他最喜爱的就是上海。他认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充满活力。上海就是商场,商场就是战场,政府运行、人际交往更讲求效率。长期以来,上海城市文化中形成了高效务实的“做派”,即使在相对务虚的场合,人们也习惯谈起实际业务。家乡有领导干部常到上海来。余志平说,常来上海就对了,不仅能把握商机,还能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特别是能够去除工作中“务虚”的成分,让高效务实成为一种习惯。显然,他对上海城市文化的解读,既关乎“人”,也关乎家乡的发展。

一个多小时的云端访谈很快结束了,但余治平和盘托出的洞见仍需要慢慢消化,特别是他提出,对接融入长三角中心区任重道远,关键要自身持续练好“内功”,这个观点必将成为淮安在拥抱长三角过程中不时反观的“元话题”。

人物名片

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华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首席专家,上海市社科领域领军人才。

作者:一夫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版权所有
  • 淮安经济网(www.intha.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淮安经济网信息热线:1930160103@qq.com
  • 苏ICP备:050248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