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平江伯陈瑄,历仕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靖难之役时率水师归附永乐皇帝,后督理漕运三十年,被封为平江伯。关于陈瑄的家世,尤其是其父亲陈闻的生平记载并不丰富,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在合肥考古发掘出了陈闻墓,结合文献资料,让我们对陈闻有了一定的了解。
《明史·陈瑄传》对于陈闻的记载很简略:“以义兵千户归太祖,累官都指挥同知。”都指挥同知是都指挥使司(相当于今天省军区)的副官,官阶从二品,一般每个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一名、都指挥同知二名。也就是说,陈瑄的父亲从元末造反的地方土豪起家,后归附朱元璋,是明初开国功臣,后来成为高级军事将领。
明代焦竑所撰的文献《国朝献征录》一百一十一卷《成都右卫指挥同知陈闻传》中,所记载的内容可以看出陈瑄的父亲陈闻的戎马生涯。现点校如下:
陈闻,合肥人,元末义兵千户。岁乙未六月,太祖渡江,克太平,遂率众归附,授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札付,充管军千户;克溧水,败左侍御军马;七月,从总兵汤大夫、刘总管克句容;八月,从克溧阳;丙申二月,取采石;二月,克陈也先营,进取南台,克镇江;五月,征宣州;七月,从徐大将军攻常州,丁酉三月,破其城;四月,从陈兆先取宁国县,击败宣州援兵;六月,克江阴州;八月,克新安;戊戌二月,从攻湖州,击天目山等寨;十月,从兆先策应宜兴;十二月,克婺州。明年正月,从兆先克诸暨,寻取绍兴;十月,克衢州。庚子正月,辛丑八月,同兆先征安庆,寻拔江州,调守龙江;十一月,从援长兴。明年三月,置编伍,以兆先荐,授管军百户;九月,修筑安庆城池。癸卯十月,从征武昌。甲辰二月,下武昌,升管军千户;九月,取荆州。丙午八月,移戍归州。洪武三年七月,伪夏来攻,闻出兵奋击,大败贼众。九年,移守德安。十一年八月,升成都卫指挥佥事。十二年,梁山、大竹等处贼人叛乱,奉调统官军讨之,杀获首级一百余颗,生擒五百人,抵垫江高滩洞杀贼,击散之,遂攻灭梁山龙马槽寨,平大竹县贼;七月,修治城池。十四年十月,从胡、郭二都督征云南;十一月,驻赤水河,击散大水脑、通化等蛮。十五年二月,攻龙海屯;三月,从征建昌,论征南功,升成都右卫指挥同知,与世袭。二十四年,致仕。子瑄,袭本卫指挥同知,累以平蛮功升四川都指挥同知,进都督,封平江伯,卒封平江侯。
陈闻去世后,归葬在合肥的家族墓地中。清嘉庆《合肥县志》仍有“陈闻墓”的记载:“追赠平江侯陈闻墓,在大蜀山前,永乐中敕葬,平江伯陈瑄之父,大学士杨士奇铭。”1973年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合肥市西郊蜀山公社双墩大队发掘了一座明代墓葬,墓中出土了一方墓志,盖刻篆书“故怀远将军指挥同知致仕赠平江伯陈公之圹志”,根据墓志内容可知,此墓正是陈瑄父亲陈闻的墓葬。根据墓志记载,陈闻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卒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戎马一生,官拜怀远将军成都右卫指挥同知。墓志中关于陈闻生平的介绍同《国朝献征录》中的《陈闻传》内容基本一致。随同陈闻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中,有精美的龙泉窑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根据相关文物信息介绍,该瓶高33.8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11.5厘米,喇叭形口,细长颈,垂腹,圈足外撇,颈口处饰蕉叶纹,颈下为一圈回纹,往下饰一周卷草纹,腹部主纹饰为缠枝牡丹纹,腹下部饰一圈仰莲瓣纹,圈足再饰一周回纹,瓶体造型浑厚凝重,胎质细腻坚硬,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釉面匀净,温润如玉。陈闻墓出土的龙泉窑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这件是明代初年官窑督造的瓷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也侧面体现出明代永乐年间陈闻、陈瑄家族的政治地位。